聯(lián) 系 人:靳明偉
聯(lián)系電話:010-68576852
一把合格的降落傘
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:第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中期,美國生產的降落傘雖然在廠商的努力下,合格率已經提升到99.9%。但軍方要求產品合格率必須達到100%??墒菑S商不以為然,他們強調任何產品都不可能達到絕對100%的合格,除非出現(xiàn)奇跡。但是降落傘99.9%的合格率,就意味著每一千個跳傘的人中有一個人可能就會送命。
后來,軍方改變了檢查合格率的方法,決定從廠商前一周交貨的降落傘中隨機挑出一個,讓廠商負責人背著這個傘親自從飛機上跳下。這個方法實施后,奇跡出現(xiàn)了,不合格率立刻變成了0。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“換位思考”是滿足顧客需求的一個好辦法。同理,對于安全工作,我們建筑企業(yè)的每位領導,都應善于學會使用換位思考的方法,多站在一線施工人員的角度思考安全問題,這樣安全事故發(fā)生的幾率就小的多。
一個破碎的窗戶
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·辛巴杜于1969年進行了一項實驗,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,把其中一輛停在加州帕洛阿爾托的中產階級社區(qū),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紐約布朗克斯區(qū)。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輛,他把車牌摘掉,把頂棚打開,結果當天就被偷走了。而放在帕洛阿爾托的那一輛,一個星期也無人理睬。后來,辛巴杜用錘子砸壞停放在帕洛阿爾托那輛車的玻璃。結果呢,僅僅過了幾個小時,它就不見了。
以這項實驗為基礎,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“破窗效應”理論,認為: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戶玻璃,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,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。久而久之,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,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,犯罪就會滋生、繁榮。
從“破窗效應”中,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道理:任何一種不良現(xiàn)象的存在,都在傳遞著一種信息,這種信息會導致不良現(xiàn)象的無限擴展,同時必須高度警覺那些看起來是偶然的、個別的、輕微的“過錯”,如果對這種行為不聞不問、熟視無睹、反應遲鈍或糾正不力,就會縱容更多的人“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”,就極有可能演變成“千里之堤,潰于蟻穴”的惡果。
因此,對于安全工作來說,今天這個安全隱患和事故不重視,不排除,那么明天類似的安全隱患大家就會視而不見,總有一天會發(fā)生安全事故。
一架墜毀的飛機
德國飛機渦輪機的發(fā)明者德國人帕布斯·海恩通過研究多起飛機墜毀事件后發(fā)現(xiàn):每一起墜毀飛機的背后,至少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。這個故事被后人總結為“海恩法則”。
“海恩法則”對企業(yè)來說是一種警示,它說明任何一起事故都是有原因的,并且是有征兆的;它同時說明安全生產是可以控制的,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;它也給了企業(yè)管理者生產安全管理的一種方法,即發(fā)現(xiàn)并控制征兆。
企業(yè)日常管理中,人們只重視對事故本身進行總結,甚至會按照總結得出的結論“有針對性”地開展安全大檢查,卻往往忽視了對事故征兆和事故苗頭進行排查;而那些未被發(fā)現(xiàn)的征兆與苗頭,就成為下一次火災事故的隱患。長此以往,安全事故的發(fā)生就呈現(xiàn)出“連鎖反應”。實踐也證明,只要安全工作做得扎實、管理到位,作業(yè)者的安全意識、技能和防范能力到位,大多數(shù)安全事故是可以有效預防和避免的。
越是要生產,越是要安全。目前,股份公司各大項目正處于黃金施工季節(jié)。安全生產,關系到廣大員工生命財產安全,關系到企業(yè)發(fā)展和穩(wěn)定大局,重視安全生產,怎么抓、怎么強調都不過分,做到未雨綢繆,防患于未然。
工程建設網首頁 | 關于我們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管理案例 | 會議活動 | 施工企業(yè)管理雜志 | 我要投稿
版權所有: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《施工企業(yè)管理》雜志社
地址:北京市豐臺區(qū)南四環(huán)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(qū)9號樓5M層西區(qū)郵編:100070電話:010-68520349傳真:010-68570772E-mail:sgqygl@chinacem.com.cn
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-1 Copyright ?2000-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